大家好,小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泉州开元寺的导游词,福建泉州开元寺导游词这个很多人还不清楚,现在一起跟着小编来瞧瞧吧!
1、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现在我们来到了福建省最大的寺庙,泉州——开元寺。
2、 开元寺占地78000平方米。
3、 规模宏大,建筑壮观,风景秀丽,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4、 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
5、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下令全国各州建开元寺,改名为开元寺。
6、 人们常说“自古名僧多”,其实是冤枉了和尚。
7、 无敌和尚躲在高山上。他们的初衷是修心养性,却往往成为德高望重的僧人。故山以僧而名。
8、 泉州开元寺位于鲤城区平原西街。它与俗世只隔着山门前的象征屏障——紫云屏,无形中缩短了俗世与佛教的距离。
9、 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在于,少了名山大川的衬托,却多了好男信女的贴心。
10、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十佳”景区。也许你想知道开元寺为什么闻名中外?让我们慢慢享受,一起细细品味。
11、 眼前这座独特的建筑就是开元寺的大门,也叫天王庙。
12、 建于唐代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几经焚毁重建。现存建筑建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
13、 请先看看这个石柱:上下两端略细,中间部分较粗,呈梭形,学名梭形柱。据考证是唐代的石柱式,历史悠久。
14、 石柱上还挂着一副木对联。“这个地方叫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15、 这是南宋大理学者朱和现代高僧大师写的。
16、 是泉州这座宗教文化色彩浓厚的古城的真实写照。
17、 坐在天王殿两侧的是吉米金刚和梵天王,他们是根据佛教密宗的规定配置的。
18、 它们鼓鼓的,威严的,与一般寺庙的四大金刚雕塑大相径庭。有人戏称他们为“哼哈二将军”。
19、 过山门到拜亭。
20、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上升的东西宝塔和两侧对称布置的宽敞明亮的东西回廊,我们的位置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
21、 佛教传入中国1000多年,在中国开花结果,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22、 开元寺的布局突出了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即尊重南方和中轴线。
23、 亭前的这个大石场是一个“寸草不生”的祭祀场,供古今官民祭祀和活动。
24、 阴历26日,这里人山人海,白凡之声更是全南佛教的一景。
25、 石头两侧有八棵200至800年树龄的大榕树,遮天蔽日,盘根错节,更增添了开元寺的静谧肃穆气氛。
26、 树下有唐、宋、明不同形式的11座古代经典建筑、小佛塔、两座索索。
27、 院内还有一个3米高的石燃炉,上面雕着一只蹲着的驴,上面有盖扣。炉体上装饰有龙、祥云、莲瓣、蔓草等图案。造型精美,雕刻精美。
28、 烧丝炉两侧有两座方形印度石塔,由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45年)泉州南厢刘三娘捐建。佛塔上刻着萨丘王子舍命喂虎的故事,这是南宋时期印度教留下的痕迹。
29、 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是我们面前的圣雄宝殿。
30、 相传建寺时盖紫云殿,故又称紫云殿。
31、 这
32、 事实上,黄守恭是一位仁者,而桑凯安百里的说法是由人们对佛陀的敬仰所附加的。但这个神奇的传说却被泉州人民津津乐道,代代相传,因此开元寺获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33、 大雄宝殿建于唐朝第二年(公元686年)。在唐、南宋、元、明几个朝代,曾数次损毁重建。现存建筑是明朝崇祯年间(公元1637年)的遗迹。
34、 大殿高20米,宽9间,深6间,占地1387.75平方米。大殿拱门深远,外观宏伟,保存了唐代宏伟的建筑风格。
35、 大殿正中供奉着皇家佛像——毗卢泽纳佛。它的中文翻译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
36、 两侧是五代栾修建大雄宝殿时塑成的四尊大佛。他们是东方香界的阿沙佛,南方大世界的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的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称五智佛。
37、 这五尊巨佛金光闪闪,衣纹分明,心地善良,庄严肃穆,双手用来表达、布施、受施、禅修。他们精湛的工艺令人惊叹。
38、 陪伴的有文殊、普贤、阿难、观音、关羽、梵天王、石皇帝等。有10个菩萨和护法。
39、 正殿背面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第一圣观音,以及善才十八罗汉、龙女、二翼各具神态。
40、 开元寺的住持已经皈依了不同的教派:法香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但正厅能维持这种难得的规定,既值得夸耀,也值得研究。
41、 大雄宝殿又称“白竹殿”。
42、 原本整个大厅计划设置100根柱子。后来因为要放置佛像,腾出地方给佛教徒朝拜,就把珩梁加长,减少了柱子,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43、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按察使曾瑛和连长郑之龙重修开元寺紫云殿,将木柱全部换成石柱。
44、 白竹堂的柱子丰富多彩,有海棠形柱,有宋、元、明时期的圆柱、方柱等。
45、 梭子柱、扁龙柱等。
46、 特别是寺庙门廊与屋檐之间的那对16角辉绿岩石柱,刻有古代印度教神克里希纳的24个故事和花卉图案,流传于古印度和锡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
47、 它与寺前平台上须弥山腰间的72个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一起,是在元代修复寺庙时从被毁的主银角寺移走的。
48、 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繁荣的海外交通和中外友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49、 在五方佛千石竹与珩梁交界处,有两排面对面的24位女神,体态丰满,纹饰华丽,羽翼华美,梵文“Pinga”(即苗银鸟)。
50、 据佛经记载,这种鸟有着娇嫩的嗓音和优雅的仙音,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如她。
51、 他们曾是佛祖的侍者,能工巧匠把下半身嵌在榫头里,爪子露在翼下,上身向前伸,昂首挺胸,短袄半裸,胫胚圈着樱花,手臂伸开,手腕驯服着镯子,手上是文房四宝,瓜果点心,丝竹管弦,优雅如仙子。
52、 它们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还取代了斗拱,依靠粗大的桁架梁来减少其过大的跨度,将宗教、艺术和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人叹为观止。
53、 白竹寺后侧西侧是一棵据说开了白莲花的千年桑树,即“桑蓬碑”。
54、 看到它老态龙钟的样子,每个人都相信它已经有一千多岁了,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它
55、 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像一朵盛开的花,向东西南北延伸,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56、 正殿后面的甘露环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级台阶上。
57、 据说唐朝时,这里经常有甘露落下,于是一个叫赵幸的和尚就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
58、 当我来到北方的天津三年(公元1019年)时,我在井上建了一座祭坛,所以我称它为甘露谭洁。
59、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08年),敦英和尚认为戒坛不符合标准,按《南山图经》改为五等,期间严格限制高度和宽度。
60、 经过元明两代多次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檐八角垫石结构。
61、 祭坛中间的藻井采用如意斗拱,重叠折叠,如蛛网,似织锦,结构复杂精巧。
62、 祭坛四周,斗拱铺中有24名“飞艺妓”,身披彩带,手持琵琶、二弦、东晓、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起舞。
63、 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南音、南溪非常有价值的影像资料,就像白竹堂里的平甲一样。
64、 沉箱下面有五层。
65、 坛顶供奉明代卢舍那佛像木雕。它所坐的莲花座上有一片千叶莲瓣,每片荷叶上刻有一尊6厘米的佛像,十分精致。
66、 露娜周围有金刚钩、金刚绳、金刚铃、金刚锁四大菩萨,以及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寒山、皮卡、千手观音、韦陀天将等24尊菩萨像。
67、 其中,八大金刚雕像是最好的。
68、 他们极其端庄,头发被愤怒地扎着,光着脚。
69、 在祭坛座位的腰部周围,有64张保护三皈依和五戒的各种神的王牌。
70、 祭坛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这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能让人肃然起敬,摧毁一切思想,一心皈依。
71、 据说这种禁欲神坛全国罕见。
72、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人皆有好眼力。
73、 坛后有藏经阁,有“百宝楼”之称。
74、 原来是法堂,是元代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人刘建一所建。
75、 元明两代曾多次重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由高僧元瀛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二层楼阁。
76、 现在楼下是和尚念经拜佛的地方。在上层,有3700多卷各种版本的经文。
77、 五代开闽王申智登上皇位,机缘巧合地统治了福建和新疆。所以他当了福建皇后,就结缘佛,抱了很大的信心,发了很大的愿,皈依心被接受,寻求心理平衡。
78、 他放弃了数百万美元建造大厅和其他建筑,收集了一万两千块金银,把它们磨成泥。他让开元寺的易大师应写了两块金银,《大藏经》,二楼还有残迹。
79、 此外,元代还有《法华经》,如《师父刺血》,泰米尔语的《巴耶经》。
80、 它们是中国珍贵的佛教经典。
81、 此外,藏经阁还藏有盛唐至民国时期的文物。
82、 其中玉、铜、瓷、木佛像32尊,有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
83、 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和现代高僧弘毅大师也曾在此珍藏书法和木对联。
84、 一楼大堂有南宋以来的12方钟。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在鹿港郊区公开摆放的铁钟。钟上铸有与泉州有贸易往来的鹿港郊区46家商号的碑文。是研究台湾省和泉州经济史的珍贵资料。
85、 在中轴线的两侧,有一些建筑:在东部,有谭跃寺,这是由珈蓝神殿寺重建,以纪念捐赠者黄守恭。
86、 d
87、 它以雄伟的塔身、奇妙的造型、精美的建筑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学者和宋代游客前来参观、观察、思考和研究。
88、 东塔名为“振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创始人文卓禅师建了一座五层木塔。
89、 经过几次破坏和重建,木头变成了砖。
90、 直到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弘法师才把砖变成了石头。后来由法权大师和天玺大师修建,耗时十年才完成。
91、 东塔高48.24米,塔平面分为回廊、外墙、塔内回廊和塔中心八角柱四部分。
92、 这座塔是框架结构。
93、 塔的中柱贯穿每一层,是整个塔的支撑。
94、 石梁竖立在每层塔心柱的八个角上,与2m厚的塔壁和斜柱相连,顶柱的护斗逐层吊出中国拱,以减小石梁的跨度。
95、 石梁犹如斧凿榫卯,使塔芯与塔壁的受力连接成为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
96、 塔壁由雕花花岗岩砌成,纵横交错叠放,计算精确,施工细致。
97、 坚实的地基,配以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固塔芯,让这座重达万余吨的建筑历经700多年的风霜雨露,依然屹立不倒。
98、 公元1604年的8级地震也无法撼动其根基。
99、 这座石塔不仅坚固,而且造型精美。
100、 塔檐以弯曲的弧形向外延伸,檐角高,使塔身有腾空而起的姿态,轻盈。
101、 每层四门四龛,层层互换。
102、 这不仅可以均匀分散重力,还可以使塔的外观更加生动美观。
103、 每层塔檐和四角都配有一座青铜庙。微风吹过,寺庙叮当作响,悦耳动听。
104、 塔顶有八根大链子,将八个角与刹顶连接起来,气势磅礴,摇曳生姿。
105、 每座塔壁上还雕有16幅浮雕,分别刻有佛像、佛像、佛像、佛像、佛像、佛像,共有80尊人物雕像,标志和羽毛栩栩如生。
106、 刀很精致,线条流畅,妙不可言。
107、 东塔于1997年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之一,堪称“石塔之王”。
108、 这座塔在西方被命名为仁寿塔。
109、 五代梁三年(公元917年),王从福州运木来到泉州建此塔,原名“无量寿塔”。
110、 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赐名仁寿塔。前后多次破坏重建,变木为砖。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自证法师改砖为石,比东塔早了十年建成。
111、 西塔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规模与东塔几乎一模一样。
112、 男性独胡观音和行者浮雕引起了游客和学者的广泛兴趣。
113、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中国古代石建筑的瑰宝。
114、 从石塔的规模、造型、技艺来看,可以说是精美绝伦。
115、 充分体现了宋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巨大创造力。
116、 它不仅是中国最好的石塔,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117、 它不仅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标志。
118、 现在,东西塔影雕塑已经成为我市高层领导赠送的珍贵礼物。
119、 因此,可以说东西塔已经成为泉州的象征。
120、 它不仅是泉州人的骄傲,也是海外华人和台湾省同胞的梦想。
121、 就连没去过泉州的人也常说“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
122、 每一个名寺必有一个名僧。
123、 过去开元寺的和尚
124、 比如清朝顺治年间,慕安禅师漂洋过海,名扬日本,成为日本柏柏尔教派的第二代传人;新中国成立后,转峰老僧足迹遍布印尼、尼泊尔、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125、 目前入住的道元大师也被邀请到巴西弘法,禅风远播。
126、 “佛名流传已久,桑荷之声绝。”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法规、精巧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吸引着来自十个地方的成千上万的僧侣、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127、 女士们,先生们,参观完泉州的开元寺后,你是否感到很高兴你来了?你知道泉州这个宗教历史博物馆吗?希望主城区泉州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能在你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关于泉州开元寺的导游词,福建泉州开元寺导游词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